从今天起只要是我朋友,谁没钱了就和我吱声,我可以给你讲述一下,没钱的日子我是怎么度过的。
不知道你是否有被逗乐,这背后的原理就是人类的「预测机制」。《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》里说,预测是我们的天性,猜下一步会怎么样,是大脑根本不受控制的天然倾向。而所谓的「抖包袱」和「接梗」,就是制造观众预期以外的故事,从而让观众不自觉地笑起来。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,具备预测能力的人才能存活下来,比如用生火来吓跑动物,知道白天一过晚上就会降温,预判树上的果子会在某个时间结出果实。而人认识世界的过程,就是在已有的认知框架上不断地打破和建立预期的过程,基于预期的认知框架,叫「预测框架」。在这篇文章里,我想用「预测框架」的原理和你讨论如何更有效地阅读和学习。「学习」的拉丁英文是 Studium,它的词根 “St-”代表的意思就是“冲击带来的震撼”。采铜说,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断被震惊的过程。如果你很久没有被「震撼」过,说明你停留在了所熟知的经验中。对于动物来说,它们的整个生命阶段都是由一连串的“当前”组成。但是,人类可以总结过去和预测未来。再来说「框架」。我们可以把框架理解成分类。《幼学琼林》里说:“混沌初开,乾坤始奠。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,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。”原本这个世界是一片混沌,一个整体,在我看来,劈开这天地的人不是盘古,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分类,对眼前一切赋予的意义。也因此,为了更开心,我们会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「预测框架」,让自己获得意外的体验,让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变得更加精彩。比如去新的地方旅行,玩从未玩过的游戏,看猜不到结局的电影。我们在朋友圈见过不少营销类的海报,不同的海报,有不同的颜色、字体、样式、文案,特别丰富。但是它们有没有共性呢?如果让你来判断一张海报到底设计的好不好,你该怎么判断?这时候,如果你对海报的设计有一个预测框架,就能更快地知道答案。用户在看朋友圈的海报时,无非有三个必要的流程:在朋友圈刷到海报-点开海报-扫码参与。这三个关键行为,就是海报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:所以,你只需要掌握一个预测框架:标题层、内容层、行动层。带着这个框架去嵌套海报,你就更容易理解海报的设计初衷是什么。所谓的方法论,其实背后都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考框架。就是把这件事背后的影响因素还原和提炼出来,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决策和行动。- 要做好一个产品,需要搞定:产品、渠道、定价、销售;
- 要搞清楚一个行业情况,可以参考:政治因素、经济因素、社会因素、技术因素;
- 想破解个人迷茫,也可以参考擅长、兴趣、收益三个因素。
这些种种方法,都是基于一定的「框架」。所以你带着这些「框架」,在看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时去构建「预测」。预测框架能帮我们构建基础的认知,便于我们快速接收一些信息,但它也会成为误导,让我们忽略一些重要信息。还记得我们上学时,老师总让我们提前预习课程,大家普遍认为,预习会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。但是后来发现,我预习后学习的效果其实并不好。知乎上有个答主明确用小学生的平均测验成绩报告论证,预习不当反而会导致学生上课走神,降低了学习总效率。
这是什么原因呢?因为预习会帮你初步构建一个简单框架,在下次看内容的时候,会对你的大脑形成一个「我已经学过」的信息,从而形成「知识的幻觉」。所以,当你预习后,看到一个关键词,就可能会自动略过内容。知识 up 主「老蒋巨靠谱」也有表示,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某种意义上扩大的社会的认知差距,其中一个原因是,现在稳扎稳打系统学习一个领域的人越来越少。比如「量子力学」这个概念,里面确实包含着不少引人注目的新奇概念和故事,大家往往记住的是里面变幻莫测的现象和人人都聊的实验(比如薛定谔的猫),但对于“量子力学是谁提出的”、“它的理论是怎么产生的”、“当前最新的进展是什么的理解问题”等这些问题时,却鲜有人知。而我们对「量子力学」的认识,也仅停留在有趣的现象和实验上,这个认识,在我们阅读到相关信息时,反而会给我们一种「我已经懂了」的错觉。这让我有深刻反思。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一定是以问题为导向,建立自己的「提问机器」。我在之前那篇《看完这3个方法,你会感觉之前的书都白读了》文章中,有提到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如果在一开始确实没有自己的问题,比如随机碰到了一本书,应该如何提问?你可以尝试先去阅读书籍的目录和前言,了解大概的信息,并针对这个信息提出下列这些问题:- 作者是谁?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这篇文章/这本书的?
对很多人来说,读书最大的困难在于有书有很多,但是无法一一吃透,有的书好,有的书坏,但无法真正辨别。万维钢说,不能只读经典,看书也要做个杂食动物,有的书就是有时效性的。所以不管好书、坏书,都应该读一读。但是问题就来了,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,让自己尽可能获得更有用的信息?前两天,我看到一个外国的作者 Zettelkasten 提出了一个理念,他把对读书的时间精力的花费比作投资,读书应该根据最优的策略做精力分配。《反脆弱》作者 Taleb 提出过一个投资概念叫「杠铃法则」,为了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,投资时,放弃中间的大部分,而是集中在「低风险低收益」和「高风险高收益」的两个极端。换句话说,就是拒绝平均主义,面面俱到。将它迁移到阅读和学习中,我们也不用面面俱到,学习的目的就是「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」。不用顾及全文或全书的所有内容。「杠铃阅读法」的大致流程是:第一遍先快速阅读,然后标记自己在意的信息。在这个过程中拒绝吸收所有的信息。在第二遍的时候,重点去读标记的部分。最后把它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做连接,放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。其重点就是:集中所有力量,攻克最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(重要性依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而定)。我们在学习时,会接触到两个预测框架,一个是对作者的预测框架,另一个是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。用框架学习,再用框架记录,变成更好的自己,就像贝叶斯算法,依据事实不断优化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准确度。为什么我们要把它装进自己的框架?答案很简单,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接收新的信息,而每当接触到新的信息,就会被弱化之前接触的信息,久而久之,之前接收和记忆的信息就会被遗忘。所以广告行业流传着一句话:受众的本质是遗忘,广告的方法是重复。为了对抗遗忘,笔记是最好的方式。Tiago Forte 说:知识的传递,最难的不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,而是「跨时间传递」。What is difficult is not transferring content from place to place, but transferring it through time.
通过笔记,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,为未来要做关键决策和重要行为的自己,储备燃料。至于怎么做笔记,在这篇文章里已经聊不完了,另外我也正在践行和养成自己的笔记习惯。到了成熟的时候,再分享给你。其实我们每个人,其实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框架,我们从小经历过的事、见过的人、看过的书、学过的课,都在不断塑造和改变我们的大脑和看待世界的方式。相应的,当你去和一个人彻夜长谈,或者读一个作者的多本书,与作者深度交流,也可以尝试反推出对方具备了什么知识框架,进而,从更高维度的结构层去深入理解对方。我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出身,甚至等到了大学毕业,工作几年后,才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。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读什么书,见什么人,去到什么样的环境中,以此来建构我们的知识结构,再用这样的知识结构,去建立对世界的「预测框架」,更好地生活和工作。
题图:
https://dribbble.com/shots/17582024-Brainstorming
内容参考:
Lachel.智识营.公众号:L先生说
杠杆阅读法:https://zettelkasten.de/posts/barbell-method-reading/
信息.知乎回答.预习有什么用吗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34574636/answer/1660199094
李诞著.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.读客文化.2021:46.
产品沉思录精选:如何像管理金融投资组合一样来管理知识?